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这五种家庭最难教出好孩子!尤其是最后一种

    信息发布者:w331736756
    2018-08-22 06:27:13   转载

    这五种家庭,最难教出好孩子!尤其是最后一种

    聪明的人,要懂得爱护和珍惜自己的容貌,懂得珍惜尊重自己的生活空间。生活不会和想象中一样美好,但也不如想象中那么糟糕。少一点怨恨、焦虑,多一点悦纳、欣喜,愿你老去时面容平和而慈祥,也愿这个世界将你温柔地拥入怀抱。


    夜曲

    Yesterday Once MoreCarpenters - Now & Then

    荐读


    这五种家庭,最难教出好孩子!尤其是最后一种


    列夫·托尔斯泰在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中说过: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,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。


    学校影响孩子的知识水平,家庭则影响孩子的人品和情商,孩子在家庭中所感染的情绪塑造了他未来的性格和谈吐。


   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接受最早、影响最长的一种模式,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。


    为了孩子,下面这5点,千万不要做!


    - 01 -

    夫妻不和,经常吵架


    父母恩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家教。对于孩子来说,幸福不过是左手牵着爸爸,右手拉着妈妈,孩子心里有爸爸妈妈,爸爸妈妈心中装着彼此。


    父母感情不好,会对孩子造成童年创伤,因为孩子最不愿意看见的就是最爱的人互相伤害。



    即便再不堪,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口不择言地互相怒骂,更不要迫使孩子选择立场,例如不要问年龄过小的孩子“你是跟着爸爸还是跟着妈妈?”、“你觉得是爸爸的错还是妈妈的错?”。


    很多大人都觉得孩子还小,什么都不懂。其实孩子的感受比大人敏感得多。这些“暴力”行为在孩子眼里都是致命的“毒药”,会在心里刻下一辈子的烙印。


    好的父母会用真实细腻的爱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:带着孩子手挽手散步,一起逛街游乐,窝在家耐心地辅导孩子功课,给孩子讲睡前故事……


    婚姻需要两个人同舟共济、彼此扶持。只有夫妻两人通力合作,家这条船才能行驶得更稳,孩子才能抵达更幸福的彼岸。


    爸爸妈妈恩爱有加,脸上总挂着幸福知足的笑,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才会学会宽容和理解,懂得爱和担当。


    - 02 -

    过度打击


    对孩子的教育上,父母的教育呈现出一种过度“攀比”的趋势:


    你看看大龙这次考试又是第一名,同样都是学习,你是怎么学的;


    隔壁的李奶奶的孙女小兰这次舞蹈比赛拿了一等奖,送你去学舞蹈看看自己扭得啥样;


    别的小孩学啥啥精,你一样也没少学,怎么就不如人呢;

    ……


    父母的这种激励行为,本意只是想给孩子制造一种竞争氛围,希望孩子能以他人为榜样,学习别人的优点,超越别人,为父母争光争气。


    事实上,很多孩子会因此失去了自尊心和自信心,非但不会发愤图强,更会在心中加固一个想法:我怎么做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,总有一个小孩比我优秀。


    每个孩子都是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点。


    就像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,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人生节奏,为人父母无须看到别的花早早的怒放,无端端做出“揠苗助长”的昏招。


    花有千百态,花开不同时。聪明的家长会成为孩子的伯乐,而非孩子人生的点评师。


    - 03 -

    不孝敬父母


    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:


    有户人家有三个人,也是三代人。一天,父亲对儿子说:“你爷爷年老体弱,活在世上毫无用处,不如抛弃于深山算了。”


    半夜,父子俩用一箩筐抬着老人到了溪边,正准备往下抛时,儿子说:“爸爸,我们只要把人掷掉就可以了,何必把这箩筐也丢了呢?”


    父亲生气地说:“你这小子懂什么?连人都不要了,还要这破箩筐干什么?”


    儿子说:“若把这箩筐也掷了,将来我和我的儿子用什么把你抬到这里来呢?”


    父亲闻之大为惊愕,尤如当头棒喝,大梦初醒!于是速速命儿子把老人抬回家中,好好瞻养,再也不敢有不孝之举了。


    父母的言行举止,孩子看在眼里,一举一动都会去模仿。

    年轻时种下的因,老年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。如果一个人对父母尚且做不到孝敬,又怎会让自己的孩子诚服!不尊重父母的人,本事再大,德行也难以服众。


    孝敬长辈既是为了不让自己后悔,也是为自己的晚年留一条退路。


    - 04 -

    缺乏口德


   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父母的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对世界的认知。


    孩子的眼里,世界是单纯的,没有勾心斗角,不必戴着面具虚伪地活着。


    孩子不懂什么是圆滑善变,父母茶余饭后的谈资,精于世故的小聪明,孩子尽收眼底,你教给孩子的狡猾刁钻,终将毁灭孩子的天真和真诚。


    在你贬低其他人的时候,其实你也在影响孩子的口德和人格。一个嘴巴不好,说话难听的人,永远交不到真心的朋友。


    孩子脾气暴躁,言行粗鄙,根源往往在父母。所以,为了孩子,何不知人不言尽,留些口德;责人不苛尽,留些肚量?


    - 05 -

    过度溺爱孩子


    处处为孩子着想,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长溺爱孩子的冠冕堂皇的理由。殊不知,这种行为正一步步将孩子推向了悬崖边缘。


    你对孩子无条件的宠爱,久而久之就成了理所当然,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表面上是一种满足和富养,实则会造成孩子内心的空洞与贫瘠。


    极端一点的孩子,会变得自私自利、骄纵跋扈、唯我独尊、不尊重他人,甚至成为“妈宝男”、“啃老族”。


    这些在年幼时被惯出来的毛病,往往会让孩子在以后吃到苦果。你宠溺孩子,这个世界不会宠溺他,你不管教孩子,总会人替你好好管教。


    成为孩子的“仆人”之前,先看看自己是否能捧着他一辈子,舍不得让他吃眼前的苦,以后的人生只会更苦!过度溺爱孩子,总有一天会为孩子“包扎伤口”。


    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“白眼狼”,就要懂得适时放手,让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,保持人格独立,毕竟有些苦难还需孩子亲自去品尝。


    记住只有让孩子学会感恩,懂得担当,勇敢地抗击生活的风风雨雨,未来他才能飞得更高、走得更远,更加坦荡、也更加从容。


    - 06 -


    树苗越小越好修,孩子越小越好管。每个人来到世界的途径都是一样的,但后天的修养却是大不相同,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


    毋庸置疑,父母的品行,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。


    孩子闯祸,别总想着是老师教导不严,父母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,你不经意的平常举动,早已深深留在了孩子的脑海里。


    好的家风,不是教科书,也不是课堂,更不是父母手中挥舞的棍棒,它看不见,却渗透得无处不在。


    每个孩子就像一幅空白的画纸,孩子的一生是否精彩,需要父母的用心描绘。


    愿你谨记以上5点,用心陪伴,用爱浇灌,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,错过就没有机会重来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